全面降准落地,释放流动性 央行决定于3 月27 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我们测算此次全面降准有望释放42 家上市银行共计约4000 多亿元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 开年以来信贷需求回升,银行信贷投放意愿较强,降准可为信贷投放提供流动性支持。近期实体企业、小微信贷需求复苏展望乐观,看好经济修复信贷优化下银行机会,深耕实体、信贷弹性较强的银行格外受益,个股推荐:1)基本面稳健、成长性突出的成都银行、宁波银行;2)小微修复弹性较大的常熟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此外推荐低估值央企工商银行(AH)、建设银行(AH)。 全面降准0.25pct,3 月会议已有铺垫 央行于3 月17 日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 年3 月27 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据央行,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6%。2022 年以来三次降准每次均仅下降25bp,力度较往年偏小,维护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上一次降准时点为2022 年12 月5 日,2022 年11 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提前释放降准信号。本次降准实则也已有铺垫,2023 年3 月3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指出“目前实际利率水平比较合适,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仍是有效方式”,体现本次降准为央行顺势而为的结果。 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 3 月3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强调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降息方面,央行在会议上提及“利率政策以我为主,实际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降准方面,央行在会议上则提及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仍是有效方式。2023 开年以来信贷需求较为旺盛,银行信贷投放意愿较强,银行体系出现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本次降准有助于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有效降低实体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压降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改善银行指标压力。 注入中长期资金,区域性银行更受益 我们认为此次降准有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为市场注入增量中长期资金。我们测算降准有望释放42 家上市银行共计约4000 多亿元的流动性,将有效缓释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撬动银行信贷投放空间。降准后,我们预计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9.25%,股份行普遍降至7.25%,上市城农商行降至5.00%-7.25%。假设增量资金均投向具有更高收益的生息资产,则预计对上市银行2023 年净息差、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正向贡献分别为0.38bp、0.38pct,区域性银行相对更为受益。 缓解流动性压力,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 全面降准有助于缓解银行资金成本压力,驱动信贷投放,同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振实体融资需求。随经济复苏曲线上移,银行开年以来信贷投放情况良好,23 年2 月社融总量、结构全面改善,对公中长贷发力,居民端同比回暖,信贷需求回升消耗较多超额储蓄,降准有利于适度补充银行间中长期流动性。看好经济修复信贷优化下银行机会,深耕实体、信贷弹性较强的银行格外受益,个股推荐:1)基本面稳健、成长性突出的成都银行、宁波银行;2)小微修复弹性较大的常熟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此外推荐低估值央企工商银行(AH)、建设银行(AH)。 风险提示:经济修复力度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